北极圈热到32度!北极航线的机遇来了吗?
来源 : 中国航务周刊      2018-08-20打印

       今年夏天,北极圈的温度已达到32℃以上,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的关注。那么,北极航线常态化的前景如何?又会遇到什么新挑战?
       日前,关于北极圈气温超过30℃的消息,刷爆各大媒体,大有“北冰洋秒变太平洋”的架势。
       其实,出现30℃以上高温的是挪威最北部的班纳克(Banak),该地区气象站的观测值达到32.4℃。班纳克位于北纬70度,在欧洲大陆的东北角。而北极圈是指北纬66.5度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公里。在这么大范围内,其中某个地方突发热浪,也算正常现象。不能把北极圈某个区域的高温,等同于北极圈的高温,也不能不明就里地认为,北极已开始冰消雪融。
       不过,媒体对于北极局部地区出现高温表现出来的“高度热情”,也体现了对于北极的关注,同时让人联想到,高温下的北极航运是否也会“火”起来?这是每个关心北极航运的人所期望的,但这并不是北极航运大发展、或者说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的首要因素。

航运需求逐步扩大
       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的首要因素,是北极区域的航运需求。实际上,这个夏天比北极圈高温更令人兴奋的一个消息是,亚马尔项目首次通过北极航线,完成运输。
       今年7月19日,中俄能源重大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LNG,通过北极东北航道,穿过白令海峡,运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旗下的江苏如东LNG接收站,交付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这拉开了亚马尔项目向中国供应LNG的新篇章,为中国的清洁能源供应带来了新气象。
       7月19日,破冰型LNG船“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Vladimir Rusanov)”轮,抵达位于江苏如东的LNG接收站。此次航程约10700公里,比常规的苏伊士运河航线节省了约13400公里。平均用时20天左右,比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节省20天以上。
      亚马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该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工程,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能源明珠”。
       该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生产LNG1650万吨、凝析油120万吨,其中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017年12月投产。
       等到亚马尔项目的第二、三条LNG生产线投产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将从2019年起,每年从亚马尔项目进口300万吨LNG,届时会有大批的LNG通过北极航道,运往中国。
       亚马尔项目只是涉及北极航运需求中的一个,北极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会带来更大的石油运输需求,并且在航行条件稍微允许的情况下,这种需求还会急剧扩大。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2008年的报告分析,北极未探明、可获取的石油储量达900亿桶,天然气达1669万亿立方英尺。而2008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12580亿桶,天然气为6534万亿立方英尺。北极石油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7.15%,天然气占25.54%。可见,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
       同时,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出口大国,而远东地区(中日韩)与欧洲地区,则是石油进口大国。随着俄罗斯喀拉海能源开发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马六甲困局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未来,俄罗斯北极石油出口,将成为影响北极东北航道货流的重要因素。
       此外,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北亚与西北欧的最短海上航线,西北航道是连接东北亚与北美东部的最短海上航线,与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可大大缩短运输距离。因此,未来部分北极航线运输需求,将来自于东北亚、西北欧及北美东地区。
       在强大的运输需求面前,气候条件的限制将会被不可逆的技术进步所消解。也就是说,运输需求是北极航线常态化的首要因素,且这一因素正在逐步放大。北极航线的常态化运营,是大势所趋。

中国力量贡献巨大
       在推进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的进程中,不能忽视中国力量。
       中国对于北极航线常态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蓬勃的经贸发展,为北极航线的航运需求提供了极大的驱动力。二是中国航运企业在北极航线通航方面的实践。
       2013年,当时中远集团旗下“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成为首个通过北冰洋抵达欧洲的中国商船。2015年,“永盛”轮再次穿越北极,并将任务升级为往返双向通行,又创造了中国商船首次经过北极东北航道从欧洲到中国的纪录。
       从2013年到2017年底,从中远集团到中远海运集团,共计派出10艘船舶,完成了14个航次的北极航线通行。2018年,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36000载重吨冰级多用途船“天惠”轮、“天佑”轮、“天恩”轮,又成为了北极东北航道常态化运营的主力船舶。
       “天惠”轮是中远海运集团2018年第一艘航行于北极航线的船舶。该轮于7月21日抵达挪威北角,正式进入北极东北航道航行。7月26日凌晨与破冰船会合,8月3日凌晨结束破冰船引领,恢复自主航行,8月3日晚驶出白令海峡。整个航程历时14天。与此同时,“天佑”轮也于7月17日从大丰港出发,穿越日本海、白令海峡、北冰洋,最后抵达格陵兰海或挪威海,开启其北极处女航。几周后,“天恩”轮于8月4日从连云港港启航,将启沿“冰上丝绸之路”前往欧洲。未来,中远海运集团还将陆续派出船舶,继续北极航线常态化商业运营的探索。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极地商业航行的企业,中远海运集团是探索北极航线的开拓者。中远海运特运是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特种货物运输企业,旗下的特种运输船队,无论是运力规模还是综合实力,均居世界前列。为持续增强公司的极地运输实力,强化行业引领,中远海运特运将继续推进北极航线常态化、项目化运营。
       北极东北航道的顺利开通以及逐步常态化运营,将有利于建立稳定、安全、高效的北极能源供应渠道,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并实现北极利益提供支撑,为中俄经济合作提供发展机遇。在加强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推动“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的快速发展。

常态化仍面临挑战
       未来,影响北极航线顺利通行的其他重要因素,还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地缘政治问题。
       现阶段,北极权益争夺涉及的主要国家,不仅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等8个环北极国家,还有北极航线地缘延长线上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以及北半球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此外,北极航线的常态化运营,势必将影响到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运营,这又会涉及埃及、沙特阿拉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巴拿马、墨西哥等国,并给这些国家的资源出口和整体经济贸易带来影响。因此,北极航线问题的相关国家至少有30个。
       而今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美国还先后对伊朗、土耳其进行经济制裁,都给全球经贸及政治形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影响日益突出。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北极地区及北极航线地位的上升,各国势必还会围绕北极航线,展开企业角度、技术方面以及国家层面的争夺。北极航线将成为北极全面利益争夺之前的角力场,这势必将影响北极航线的常态化。

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
航运信息网对本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不声明且不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航运信息网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份之错误或疏失。
主办单位:浙江船舶交易市场     航运信息网版权所有 1999-2015     舟山航运和船东协会专职服务网站
浙ICP备05003470号-1
客服电话:0580-2600101     传真:0580-2600101
客服在线QQ: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船舶买卖群:16287494   71735413    QQ船员群:35223316  35129304    QQ货代群:142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