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依托五大优势 加快发展水运
来源 : 航运信息网      2007-07-27打印
    “跨江发展”,建设“五个中心”是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南京发展的重大战略,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是南京水运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南京水运的现状
   
    南京位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下游的中部,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地跨长江两岸,区位优势明显。
    在水运方面,98公里长江横贯东西,长江南京港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现有生产性泊位约22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6个),是我国公铁水和江海联运的主枢纽港,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外贸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功能比较齐全的大型综合港口,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超亿吨。
    南京现有内河航道53条,总里程645公里,初步形成以芜太运河、滁河及秦淮(新)河等航道为干线的内河水运网络。承担的货运量达1.7亿吨,在综合运输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南京船舶保有量2000多艘,150万总吨,净载重吨200多万吨,年完成货运量6206万吨,占综合交通货运量的35%。
    南京现有船舶修造企业近60家,已基本形成江宁铜井、浦口乌江、栖霞八卦洲和高淳阳江等四大造船基地,年造船能力在100万总吨以上。
    南京水运行业从业人员2万人左右,持证船员8000人左右。
   
    发展南京水运的优势

   
    南京水运经过近20的快速发展,已具有了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地域优势。南京地处沿海和长江T型结构部区域和上海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工业经济走廊”的前沿地带,同时,又处在“亚太经济圈”和“环太平洋经济带”的战略区域,长江下游水域开阔,内河通江达海、水网纵横,依托着便捷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铁路枢纽和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充裕的客货运量和大范围的经济腹地给南京水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南京都市圈以及南京经济影响范围内的苏北和安徽地区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和产业结构的日趋成型,都为南京地区内河运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留足了余地。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一个畅通无阻的水运通道将是区域内部加强联系、外部之间沟通交流的必备交通要素!而长江上,由于长江深水航道的治理,且南京正是这一水上高速公路的最西端,依托着内河第一大港的优势,必将成为正在逐步崛起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最佳江海转运港。
    资源优势。南京内河航道总里程为645公里,跨越长江南北,造就了周边地区从安徽到苏南地区一脉相通的水运网络体系。在从南到北的狭长地域范围内,秦淮河、滁河两条主要内河航道纵延南北两端,分别直通长江南北两岸,为内河和长江之间的直接转驳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作为长江水运的延伸体系,把“黄金水道”的作用和优势更加充分的发挥了出来,直接为两岸内河地区提供可靠、便捷的服务。
    另外,南京具有长江岸线200公里,宜港岸线140公里。南京港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港,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中转港口,是万吨级海轮进长江的最纵深港口,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江海联运的首达门户,也是本地区江河联运的枢纽。丰富的岸线资源、加上大量的未开发岸线,南京坐阵江东,有着巨大的竞争潜力。
    货源、货运量需求优势。区位上发达经济的支撑和需要,地域上最佳的江海及水陆中转港、长江中上游通海首达门户,给南京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货源吸收优势,大量沿长江向下游输送的内贸物资以及由海进江的外贸货物都需要从这里转运。南京素来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化工、电子及机械制造基地,货物输出和资源需求都给南京的水运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南京及其周边地区资源匮乏,需要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由内地提供,成本低廉、适合长途运输的水运交通必然承担起这一不容推卸的责任。
    市场开放优势。南京内河航运市场准入条件主要是依照交通部颁发的2001年第1号令《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来执行,在整个内河航运供需过程中运价也基本是全面放开的,完全由市场自行调节,水运市场开放程度较高。
    环保优势。水运历来就被认为是最环保的一种运输方式,同时具有占用土地少、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量小、对环境产生的恶性影响小等众多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点也使得能源紧张、讲求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今社会对水运愈加重视。
   
    发展南京水运的障碍
   
    客观分析,南京内河运输未来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瓶颈和制约因素。
    基础设施条件差。水运受航道、港口、船闸等基础设施影响较大,而南京的645公里的内河航道中,等外航道532公里,竟占到了航道总里程的80%以上。内河航道碍航建筑物、桥梁众多,航道长期得不到改善,航道通航条件差,通江达海运输通道较少,将成为南京水运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中转环节多。由于南京的内河航道未形成四通八达的航道网,服务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满足货主门到门的运输需求,绝大多数货物均需采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才能送达货主手上,既增加了货物损耗,更削弱了水运的竞争力。导致物流弃水走陆。
    运输速度较慢。船舶平均速度在8~27公里/小时左右,仅为铁路的1/2~1/16,公路的1/5~1/6。货物送达时间增加,这是水运的致命伤。
    船型条件差。船舶的大型化、标准化、现代化是国际趋势,而南京市船舶平均吨位仅600余吨,是美国的1/2。实现船舶标准化、大型化是提高内河航运能力的重要途径。
   
    加快发展南京水运的思考
   
    加强宣传,改变观念,提升水运发展环境。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国家对港口水运发展的关注并没有引起地方的足够重视。在南京,水运的优势观念和机遇意识还没有被广泛认同。南京水运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利用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发展南京水运的作用、优势以及意义,只有观念和意识改变了,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运发展社会环境。
    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模式。筹措建设资金是保证南京市内河航道和港口规划实现的关键,也关系内河航运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内河航道和港口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加大对内河航道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可以建立市级航道建设专项基金;三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市县地方政府及水利、城建等部门联合建设内河航道的积极性;四是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拓展内河航运建设融资渠道,五是尝试采用发展股份制、利用外资、鼓励民资等措施,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发展船舶制造业,推进船舶标准化。把船舶制造业纳入地方工业发展规划,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中心建设项目,特别是将现已初具规模的四大造船基地,作为众多工业园区的一部分,假以适当的扶持政策,加快船舶制造业发展,形成船舶制造产业链。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标准船型研究,实施船舶标准化,改善运力结构,提高通航效益,充分发挥水运设施能力,不断提高航道、船闸、港口等水运基础设施的运营效能。
    有步骤地推进航运信息化工作。加强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十一五”和中长期信息化规划,为信息化建设和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建设航运基础设施数据库、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船舶数据库、航运企业数据库、港口基础数据库、行业统计数据库等组成的航运基础信息资源库,完善传输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航运的渗透融合,加快3GPS、AIS、VTS、VHF、GIS、电子海图等主流信息技术与航道建设维护、船舶交通安全、水上治安管理,船舶港口生产、物流运输等航运关键业务的综合集成和推广应用,构架南京水上智能运输体系。
    加大水运人才培养力度。人力资源是实现水运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知识人才成为社会劳动结构的主力军。发展水运事业,应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争取有一批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技术精英和管理精英投身水运事业,提高水运人才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保障水运事业可持续发展。
    水运是经济、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水运发展本身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能促进地区科技进步,带动船舶、机械、电气等制造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完全有必要加强研究,加快发展。
   
来源:中国水运杂志
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
航运信息网对本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不声明且不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航运信息网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份之错误或疏失。
主办单位:浙江船舶交易市场     航运信息网版权所有 1999-2015     舟山航运和船东协会专职服务网站
浙ICP备05003470号-1
客服电话:0580-2600101     传真:0580-2600101
客服在线QQ: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船舶买卖群:16287494   71735413    QQ船员群:35223316  35129304    QQ货代群:14248152